作者:陳品皓
想想我家彤姊快4歲,說話已經算是能清楚地表達,是不是也快接近了會說謊的年紀?😱
找本書先了解一下小朋友為什麼要說謊,以免到時候情緒沒控制好吼完後才發現自己變成了噴火的大怪獸...😆

【摘要】
和說謊有關的大腦部位是「皮質」,位於大腦最外側,一層非常單薄的神經組織。皮質面積越大的靈長類動物,說謊的技巧越好,所以要說一個品質好的謊,皮質還要夠大才可以。
而且,一個人能夠說謊,還能夠說出一個好的謊言,需具備2個重要的核心能力…
A. 心智理解力:能夠了解並推論他人的心理狀態,並進一步預測或解釋對方的行為。同時也是能在社交環境中觀察並且理解他人的情緒或想法,而做出得體或適當的回應。
B. 自我控制力: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身體語言、情緒、面部表情等等的能力。
最好能這次的事件就這次處理,不要翻舊帳,試著以下步驟…
A. 解決問題:試著把問題善後,比如弄亂空間就想辦法回復成原狀。
目的:不是逃避裝沒事,而是先思考如何處理眼前的狀況。
B. 事後檢討:詢問孩子若再重頭來一次,會怎麼做?讓孩子能夠重新檢討自己的行為跟流程,去思考新的方式或技巧。
目的:經驗的學習,往往都是在事後檢討才有辦法學會。
C. 面對後果:問孩子若下次再發生同樣狀況,他該承擔什麼後果?以及請孩子說服父母,為何要接受他自己提出的處罰方式?
目的:讓孩子自己說出他該面對的後果,比較能夠心甘情願的接受自己的承諾。
D. 表達情緒:家長可以表達生氣,但生氣之後,也要思考如何讓孩子從錯誤中真正學習。
目的:記得提高「學習」的比例,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自己歸納錯誤的原因,並且練習或提出新的改善方法。
小朋友最常見的就是買玩具、玩手機、看電視等等。
面對永無止境的需求,家長可以試著把孩子的要求(心中期待的權利or物品)看成是「說服」的過程,也就是孩子要嚐試說服家長,為什麼能夠得到家長的支持。而在說服過程中,孩子要做到以下四大原則「因、弊、則、責」(以手機為例)
A. 原因:說明要求這項東西的理由。
很多時候只是「想要」而不是「需要」,孩子必須清楚說明為什麼「需要」這東西。
ex:為了聯絡方便?炫耀?玩遊戲?
B. 利弊:說明擁有這項東西後,可能帶來的好處跟壞處。
每樣東西都有利弊兩面,思考得越清楚,就越能夠掌握自己的狀態
ex:擁有手機的好處跟壞處,其他風險?
C. 原則:權衡利弊之後,自己使用時的原則
設法讓家長相信,透過什麼方法,盡量避免弊端以及風險的部分。包含使用的原則是什麼、使用的界線在哪裡。
ex:寫完功課使用?每天或每周能使用多久?終止的條件是什麼?
D. 責任:當達不到使用原則時,該承擔的後果。
若違反使用原則時,怎麼辦?是否有改善或觀察期?這段期間該做到什麼爭取恢復權力?
4. 有名的棉花糖實驗
1970年代美國一位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做了棉花糖實驗,找來數百個幼兒園兒童,個別進入實驗室。
實驗室只有一張桌子,桌上一個碗,裡面擺著一顆棉花糖。規則是Mischel告訴孩子將離開15分鐘,若期間孩子沒有把棉花糖吃掉,則回來後能多拿一顆棉花糖。
實驗結果發現,差不多70%的孩子都忍不住吃了棉花糖,只有30%的孩子忍到Mischel回來。
隨後每隔10年追踨孩子的成長狀況,發現沒吃掉棉花糖的30%孩子,在各方面表現都較好。
2015年左右,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Celeste Kidd博士重新做了一次棉花糖試驗,但是加入了一個人為的操弄。
也就是在棉花糖試驗之前,將孩子分成了兩組,研究人員都答應孩子在離開回來後,會給他們一些新奇的文具用品,一組真的有給,而另一組沒給。
接著做棉花糖試驗後發現,有給新奇文具的組別,孩子能夠忍耐的人數,整整是失約組孩子的4倍!
4. 固定型思維v.s.成長型思維
A. 固定型思維:相信能力是天生的,後天環境能夠改變的有限。
B. 成長型思維:相信努力可以改變某一些事實,能力或個性可以透過學習、努力改變,挑戰就是幫助成長的想法.
當孩子在一個比賽中落敗時,較好的鼓勵表達是「我看到你有認真準備這個比賽,我覺得這是很棒的一件事情,不過我同時也看到,我們的確在某些準備跟技巧上不夠,因此沒有辦法勝出」。
重點是需要去了解孩子說謊背後的動機,而不是為什麼會說謊,並且在處理之前,先思考一下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?
A. 讓孩子得到處罰:目的是學習承擔責任。
B. 讓孩子行為能有所改變,並且保持下去:目的是讓孩子日後知道改變壞行為是內在選單中,最有效的方法,通常是透過明確而肯定的鼓勵。
C. 讓孩子將來願意盡量以坦誠方式代替說謊:目的是讓孩子願意面對自己的錯誤,而前提是家人要鼓勵坦誠的行為,而不是把焦點放在處罰孩子的說謊。
6. 不同年紀的說謊與意義
A. 學齡前2~6歲:在詢問時盡量避免有預設性立場的暗示性問題。
比如「你是不是把積木放在學校或借給同學了?」,很容易引發孩子直接回答「對」的結果。
建議用開放式問句「你的積木在哪裡呢?」比較能夠得到依據事實的回應。
B. 學齡階段7~15歲:有以下三種動機
(1)逃避處罰
(2)希望得到獎賞or肯定
(3)環境結構與制度面:當家中的管理態度不一時,或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or委屈,想要透過說謊來為自己的情緒出氣。
如果家長必須一人扮黑臉,一人扮白臉的時候,就代表兩人對教養態度缺乏一致性的共識跟溝通能力。
也意味著兩人更難拿捏在管教中的輕重與步調,造成孩子鑽漏洞的可能。
最理想的方式,應該是爸媽同時是黑臉也是白臉,對於賞罰有一致分明的態度與共識
8. 謊言的目的是為了遮掩意圖,而當意圖被看見的時候,謊言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。
9.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在說謊
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利用開放式提問,來讓孩子回答。
因為當一個人話說的越多,需要用來建立謊言細節的內容也越多,來填補不存在的事件跟情境,就越容易出現破綻。
所謂開放式提問,就是多使用「怎麼說?」、「什麼意思?」、「為什麼?」及「這邊多說一點」等用法。
10. 想跟孩子溝通or聊天最應該記住的事
大部份爸媽最大的困擾,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聊天。
因為聊沒幾句話,就會下意識的開啟心中的訓導模式,不自覺的說道理,態度或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責備,進而導致負向循環模式。

【TRY X ERROR X 心得】
先前我會習慣性就問「你是不是.......?」、「你有沒有……?」這種問句來問彤姊。
但現在我都試著讓彤姊多講、多去說說發生的事,越多細節越好,不要以先入為主的想法,直接讓孩子陷入是or不是、有or沒有的2選1局面。
用這個方法一直問,最後都能了解彤姊做這件事的前因後果。
讓彤姊知道犯錯的原因後,收尾的做法,我是採取情感的連結方式。
先讓彤姊知道88還是愛她的,只是她這個行為讓88覺得有點難過(當然,要把難過的情緒演出來 XD),希望她下次不要再讓88難過,最後再以一個擁抱結束這回合。
以收玩具為例,我一開始會陪著彤姊一起收,我收一個她收一個,慢慢地她會自己把玩具收好。
如果玩具沒有收回玩具箱,那隔天早上我起床後,我會把沒收的玩具放在她看得見、卻拿不到的高處。
等她發現想玩的玩具在她拿不到的高處,我會跟她說「因為妳沒有照約定把玩具收到玩具箱,玩具88先保管3天,3天後再還妳」。
並跟她說,下次如果再沒收好,就是保管7天囉…
這方法試行了一段時間,其中也有遇過保管快2周的時間...XD
但以結果論來說,算是終於熬過去了(啊…還有一個小的要熬😵‍),現在都會自己收好了。
 
310002967_111891691693130_1221796305044498232_n.jpg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家庭親子 小孩說謊 教養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半熟老爸 的頭像
    半熟老爸

    半熟老爸的閱讀實做人生

    半熟老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