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書名:最高學習法_INPUT
作者:樺澤紫苑
還有另一本是最高學以致用法-OUTPUT,因為兩本是綁在一起銷售,都同一個作者寫的,所以我就2本都借來看看,下一篇就是繼續寫OUTPUT的心得(好像又被浮誇的書名給吸引了....XD)
先說結論,我自己是覺得輸入固然重要,但能否留住輸入的東西應該更重要,而留住則是靠頻繁的輸出,來強化記憶。
畢竟,應該沒有人想看過的東西,很容易就忘記吧...
這也讓我想到謝哲青的線上課程「謝哲青的記憶宮殿」。
我是沒有錢錢去聽內容,但經由他的介紹,大概講的就是把自己的記憶庫想像成是一座自己的宮殿,每一份記憶都存放在一個角落。
你對這個宮殿的每個角落,已經能夠就算閉著眼睛都能找到,而謝哲青舉的例子就是,他對於美術館所擺放的每幅畫作及相關歷史,即使人不進去,依然能夠透過耳麥,講解給他的旅行團團員聽,就像他在你旁邊講解一樣。
我想,這應該跟這2本書講的不謀而合,靠的就是持續輸入及輸出,在腦袋刻出深刻的記憶吧
重點在於「深入閱讀」,而非「快速讀完」或「讀得多」。
「能夠針對內容進行討論的水準」為前提來閱讀,而「寫閱讀感想」是訓練深讀的最佳方法。
(1)被動娛樂:看電視、玩電玩、滑手機等幾乎不會用到專注力,也不需要任何技巧的,差不多就是浪費時間。
(2)主動娛樂:閱讀、運動、桌遊等,需要專注力和設定目標、提升技巧的。
較容易進入心流狀態(幾乎忘記時間存在的高度專注),會使人成長。
然而,被動娛樂也可以變成主動式,例如看電影,如果看完只是覺得「真好看」,就是被動娛樂,如果抱著有所收獲的心態看完後做輸出,就是主動娛樂!
(1)在工作或念書前,先聽快節奏的曲子或自己喜歡的曲子提高幹勁,在腦科學來說具有正面的效果。而處理工作或念書時,最好是停止音樂,在安靜無聲的狀態下處理,專注力最高。
(2)最適合做輸入的時間是早上,除了早上以外,就是睡前的15分鐘,又被稱為「記憶的黃金時間」。
(3)運動能提升大腦的記憶力、專注力和創造力,而這些效果並不是表現在「運動後」,而是「運動中」。
因此,想要記住什麼東西,善用「運動中」的效果最好。
4.#活到老學到老
最新的腦科學發現,只要確實地持續鍛練「記憶力」,就算到了60或70歲,大腦也一樣充滿活力。
但通常,人到了某個年紀之後,就幾乎不再有機會念書鍛鍊記憶力了。
後來我開始用Evernote(反正是免費的)來記錄我覺得不錯的內容,並且不定時再回頭看看,對於記憶真的很有幫助!
雖然說書上寫,只要是抱著有所收獲的心態看完後做輸出,就是主動娛樂。
但我執行的心得是真的hen難...我無法...
我只是想要好好耍廢追個劇、看個電影、無腦滑個手機而已,能有啥輸出,這境界太難惹。
在試過書上提的有效的輸入方法後,我的try &error結果是沒有顯著效益。
看書時放唸書的音樂,我同樣也能保持專注。
睡前15分鐘看書反而讓我大腦感覺沒有要進入睡眠的準備,會比較難入眠,容易躺下後想剛剛看的東西。
運動中聽podcast做輸入,跟我開車時聽podcast做輸入,我是覺得效果差不多....
雖然我不知道作者說的有效輸入方法是從什麼研究或實驗得來的,但我自己執行後的感想就是沒有顯著效益…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